導 讀:
未來,污泥處置究竟該何去何從?污泥處置遇難題,埋在哪?怎么燒?誰來用?中國環境報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了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城市污染控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戴曉虎。
近年來,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多次向各地反饋的督察問題中,污泥處置不當嚴重污染周邊環境成為多個地方的共性問題。我國污泥處理處置確實面臨許多挑戰,據統計,2020年我國含水率80%的污泥產量已超過6500萬噸,預計2025年我國污泥年產量將突破9000萬噸。未來,污泥處置究竟該何去何從?中國環境報記者采訪了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城市污染控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戴曉虎。污泥處置遇難題:埋在哪,怎么燒,誰來用?“我國城鎮污水處理規模日益擴大,市政污泥產量也相應增加,污泥問題未得到妥善解決,使得污水處理基礎設施的效益大打折扣,污泥的安全處理處置仍是我國污水處理的短板?!贝鲿曰⒅赋?。據介紹,由于我國長期“重水輕泥”,污泥處理處置技術并沒有與污水處理同步提升。目前,污泥處理處置面臨許多挑戰。2016年,國家發改委和住建部聯合印發《“十三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指出,加快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和管網建設改造,推進污泥無害化處置,由“重水輕泥”向“泥水并重”轉變。“我們一直持續努力推進污泥安全處理處置技術體系與標準體系的建設,目前已取得階段性進展,但離高質量發展還有一段距離?!贝鲿曰⒅赋觯涍^污水廠處理的污泥需要進行終端安全處置,我國通常采用的處置方式有三個方向:衛生填埋、熱化學處理后建材利用、生物穩定處理后土地利用。但這些方式遇到阻礙:埋在哪,怎么燒,誰來用?填埋比隨意堆棄好,但可供填埋的場地越來越少,常遇到“無地可埋”的尷尬處境。焚燒比填埋好,但污泥含水率較高,焚燒能耗高,鄰避效應嚴重。土地利用比焚燒好,但對污泥泥質要求較高,需要對污泥進行穩定化處理,而污泥穩定化處理正是我國現階段污泥處理處置的短板,同時由于工業廢水的摻雜,往往導致污泥中重金屬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超標,土地利用受到限制。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只有小部分進行穩定化處理和土地利用、焚燒和建材利用等,大部分污泥未進行規范化的處理處置。戴曉虎指出,目前由于污泥處理處置相關法律法規監管體系還不完善,我國城鎮污水處理廠基本實現了污泥的初步減量化,但并未真正實現穩定化、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理,存在嚴重的二次污染風險。
目前普遍采用的技術路線二次污染嚴重,不可持續
污泥處理處置包括處理與處置兩個階段。處理主要是指對污泥進行穩定化、減量化和無害化處理的過程。據了解,我國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具有有機質含量低、含砂量高、產量大等特點,因而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路線的選擇應結合我國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的特定性質,充分考慮污泥的“資源”和“污染”雙重屬性,實現環境、經濟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目前我國已在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裝備方面有較大突破,形成兩大污泥處理處置全鏈條示范模式:在北京形成了高級厭氧消化—土地利用模式;在上海形成了干化焚燒—灰渣建材利用的模式。“這兩大模式為后續污泥處理處置的綠色低碳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但經過穩定化處理的污泥土地利用的路徑尚未打通,相關政策仍需進一步完善?!?戴曉虎說。未來,如何完善我國污水處理廠污泥的穩定化與規范化處理是我國實現污泥處理處置與資源化的重要任務。就處置的路徑而言,污泥中富含碳、氮、磷等營養物質,可用于改善土壤,實現營養物質的循環利用。戴曉虎認為,對于重金屬不超標的污泥,優先鼓勵采用厭氧或好氧穩定化處理后進行土地利用,包括園林綠化、土壤修復和農用等;當重金屬超標、土地利用受到限制或土地利用成本較高且當地經濟水平較高時,可采用厭氧穩定耦合末端干化焚燒的處理處置工藝。“我國目前普遍采用‘深度脫水—填埋’技術路線,這一技術路線二次污染嚴重,占用土地,浪費資源,不可持續?!贝鲿曰⒅赋?。
應考慮物質循環利用,鼓勵進行土地利
《“十四五”城鎮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發展規劃》中明確,到2025年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應達到90%以上,到2035年全面實現污泥無害化處置,污水污泥資源化利用水平顯著提升。從未來的發展來看,高級厭氧消化—土地利用、高效好氧發酵—土地利用、低耗干化清潔焚燒—建材利用等技術路線是我國未來污泥處理處置的重要發展方向。
戴曉虎表示,“雙碳”目標的提出對污泥的處理處置是個很好的推動,過去對污泥處理處置過程的節能降耗及資源化回收利用等方面的評估主要體現在經濟效益中,有了碳排放指標之后,可以對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路線的碳排放水平進行量化評估,將積極推動污泥處理處置朝著綠色、低碳、可持續的方向發展。未來,污泥處理過程應盡可能降低能耗,污泥處置過程應考慮物質如何循環利用。戴曉虎建議,首先,要在前端控制好污水處理廠污泥的規范化處理,各地應因地制宜,完善污泥處理設施系統,提高污泥中易腐物質的穩定化與衛生化處理能力與水平.其次,解決土地利用的堵點問題,對污泥進行無害化處理,滿足相關標準后,應鼓勵進行土地利用,可優先用于土地改良、荒地造林、礦山修復、苗木撫育、園林綠化等。“污泥處置,終端為王。實現污泥減量化、穩定化、無害化處理處置,穩步推進資源化利用,是推動污水處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重要舉措。”戴曉虎說。他認為,未來,應樹立污水和污泥處理處置系統觀,科學統籌謀劃、因地制宜實施、積極穩妥推進,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和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明確責任主體,以更加節能低碳的技術和路徑推動污泥減量化、穩定化、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
來源:中國環境報